新闻中心
NEWS
【合肥日报】便民水泥路修进大山洼
“十里长冲十里长,麦苗绿来菜花黄,青棵嫩茶满山岗。”上世纪50年代,一曲《十里长冲好风光》红遍大江南北,歌中描绘的好风光,就是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。昨天,一条长2公里的水泥路修进了长冲村的孔家大洼,5个自然村500多居民家门口通了水泥路。
孔家大洼,位于万山镇与柯坦镇之间,连接两镇的水泥路——万柯路沿十里长冲一路向前。孔家大洼,就位于万柯路西侧的山洼里,洼里80%的居民姓孔,茶叶是村民的主营农产品。过去,村民出门先要走上一段山路。从市国土局到长冲村挂职第一书记的聂卫权说:“一到下雨,山路泥泞很不方便。”正是因为道路不通,让这个小山洼一直以来藏在深山人不识。
走进孔家大洼,山环水绕,大树参天,大大小小的山坡长满了茶树,一片片村庄高低错落在山窝里,宛如世外桃源。走进山洼,远近闻名的夫妻树恰好位于坎下、山榜、阳山三个自然村的村口,两棵老树已有700多年树龄,一棵为朴树,一棵为枫树,宛如一对老夫妻并肩站立,阅尽沧桑和风雨。长冲村党支部书记张昌凯说:“夫妻树是元末明初孔家始祖落户时栽下的,数百年来村里青年男女结婚都要到夫妻树前焚香祭拜,祈愿夫妻恩爱、白头偕老。”
在孔家大洼,朴树、桂花树、梅花树、枫杨树、皂角树、枸骨树等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100多棵。除了参天古树,还有云雾缭绕的香茶岭,岭上所产云雾茶乃“茶中珍品”。82岁的村民孔祥怀说:“岭上有10亩平地,有许多自然生长的茶树,每天日出以前岭上云雾缭绕,因此所产茶叶格外清香,村民视为‘珍品’,家家留着招待贵客。”因为自然环境好,村里的百岁老人有很多,最大的一位今年已经109岁。
由于道路不通,村里经济一直没有发展起来。52岁的村民江春梅说,茶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,人均200棵茶树,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,“道路不通,茶叶卖不上价。”对于修路村民们充满了期待,但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。为了改变山村面貌,方便村民出行,市国土局决心帮助村民把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。
在市国土局的奔走下,安徽国购投资集团投资近百万元,为孔家大洼的村民修建了这条近2公里的水泥路,连接万柯路,直通洼里的各个自然村。经过半个月的紧张施工,新修道路昨天上午正式竣工。